“并購狂人”、“炒股投資者”、“新IT巨頭操盤手”
……
哪個標簽適合趙偉國?
作為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上一次身陷輿論漩渦,是2015年10月末的臺灣之行。
【彼時】
已經先后主導紫光集團18.7億美元買下展訊、9.07億美元收購銳迪科、25億美元控股新華三的趙偉國,馬不停蹄趕赴臺灣,斥資6億美元拿下半導體封測企業臺灣力成25%的股份。
許是由于一連串的大手筆并購,且離開臺灣前,還對聯發科和臺積電兩大臺灣IT巨頭拋出橄欖枝,惹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暗諷,“趙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
然而趙偉國并沒有在意這樣的“風言風語”。進入2016年,趙偉國依舊帶著紫光系延續“買買買”模式:一季度,紫光系突擊潛伏進14家上市公司股東名單;9月,注資1.58億美元與美國西部數據成立的合資公司——“紫光西部數據有限公司”在南京揭牌。
這還不是終點,在今年2月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趙偉國表示,紫光集團未來將要做3000億元產業投資和并購基金,而今年至少會完成600億~800億元投入,設立5只左右的產業并購基金。
趙偉國給紫光設定的目標是,總產值進入世界前三,成為世界級的芯片巨頭。
趙偉國和紫光到底在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趙氏旋風
剛參加完紫光西部數據合資公司的落成慶典,趙偉國心情很不錯,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芯片產業是一個重點,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家企業能進入世界前三,那就說明中國的芯片業沒有成功?!?/p>
從這樣的話里,你會感覺到,他既不像有人傳言的那樣“低調”,更不像是郭臺銘口中的投機狡黠,倒更像是“自信”、“耿直”,或者換個更貼切的詞,叫“雄心”。
這種風格,從他上學時就有了蛛絲馬跡。
1985年,趙偉國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談及清華大學,趙偉國說,“很多時候你都沒注意到你所經歷的環境會在你內心深處種下一顆種子,等你有一天回首往事時才會發現。清華五年的教育,相當于賦予了我一個貴族的出身?!?/p>
五年求學期,他靠維修電視和幫別人寫軟件來獲取收入;畢業后,他在北京中關村做了三年工程師,從事自動控制系統的軟硬件開發工作。
那時候的中關村勢頭初現,是個技術性人才歷練的好場地。但他似乎并沒有滿足,三年后,他又回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通信碩士學位。也是在此時,他開始接觸紫光集團,兼職擔任紫光集團自動控制系統方面的工程師。
碩士畢業后,趙偉國的職業生涯上幾乎是“開掛”般的迅猛:1996年碩士一畢業就成了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第二年出任清華系公司同方電子的總經理。2004年創辦了私人企業健坤集團,這家集團后來在2009年入股紫光集團49%的股權,趙偉國也先后成為了紫光集團的總裁、董事長。
趙氏旋風同樣被他帶到了紫光集團。從2013年6月向展訊通信發出收購要約起,趙偉國領導下的紫光集團就開啟了至今沒能停下來的“買買買”模式。
有媒體做過的不完全統計是,僅從2015年到現在的這一年多時間里,由趙偉國一手主導的股權投資交易就超過13起,涉及資金在700億元人民幣左右。
“趙偉國瘋了吧?”、“紫光在資本炒作?”、“哪來那么多錢?”不只是郭臺銘,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表現出這樣的不解和質疑。
趙偉國也從不避諱自己的資本操作,“紫光這幾年的發展確實用了一些資本的手段,資本并購是手段,資本并購為用,科技產業為本?!彼@樣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過去的一年里,趙偉國不只一次為自己的并購之舉做過類似的解釋。
當然,如果拋開資本操作層面的質疑,認真盤點紫光這幾年走的步子,會發現趙偉國的收購邏輯其實也很簡單。
“IT服務的三個核心要素就是計算、網絡和存儲?!豹毩⒃u論人王如晨這樣認為。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復盤,會發現,截止到目前,紫光就是圍繞這三個核心領域在招兵買馬。
在集成電路領域有了展訊、銳迪科以及紫光國芯旗下的深圳國微電子、同方微電子等;網絡信息系統業務有了新華三,最新的紫光西部數據,則補上了存儲環節。
什么樣的紫光
這些布局未來會造就一個什么樣的紫光?或許從趙偉國的變化可以看出端倪。
2016年趙偉國在各種場合對外發言時,開始頻頻提及一個關鍵詞——“企業使命感”。他所說的“使命感”,一是指他的公益慈善事業,二是指紫光集團的未來定位。
“我們要成為世界級的芯片巨頭,我想從總產值上來講,要進入世界前三?!彼f這句話時,情緒明顯高漲?!爸袊@樣的國家,如果把芯片產業當成一個重點,如果沒有一個企業進入世界前三,說明就沒有成功?!?/p>
“現在排名世界第一的英特爾產值500多億美金,緊隨其后的兩家大概都是在300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未來五六年后你還不能達到300億美金,就進不了前三?!彼钟行┘?。
往大了看,趙偉國的“使命感”有著更為宏大的背景,2014年9月,中國成立1500億的芯片產業扶持基金,在政策推動下,被外國技術和企業打壓了數十年的中國芯片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契機。
當然,理想豐滿固然值得贊揚,但眼下的局勢和挑戰也不可忽視。
如趙偉國所言,紫光要進世界前三,要挑戰的競爭對手頗多,在美國有一批像英特爾、GE、高通、IBM這樣的老牌技術性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已經積累起優勢。
趙偉國自承,紫光與之相比,在技術方面不具備傳統優勢,所以現階段只能通過大手筆并購或投資的手段,在相關領域建立知識產權積累,通過資本買入場券?!爸R產權這條道路是馬拉松,別人已經跑了20公里了,我找了輛車,開20公里路,再下來和他一起跑?!边@是趙偉國的設定。
除此之外,也有人擔心,吞下了展訊、銳迪科等多家具備獨立品牌的公司后,由于產業基礎、運作模式以及企業文化差異,紫光集團能否良好消化,又要怎樣消化?
“至少在我們這個領域中,在中國的企業中,無論是對外投資還是海外并購等等,我想紫光應該是最成功者之一?!壁w偉國回應道。
“因為第一,我只收購優秀的企業,第二,我們不輕易對企業進行整合,更多的是為這些企業打造生態,讓他們之間形成協同?!?/p>
紫光集團的這個生態到底靠什么去建立?
趙偉國給出的回答是32個字:
充分溝通、充分信任;
團隊建設、文化融合;
充分授權、充分激勵;
目標管理、嚴格審計。
在他看來,集團的領導者就是首先要盡可能培養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其次完善企業內部機制,然后尋找最優秀的人去領導這些企業?!八晕沂亲瞎獾谝蝗肆Y源經理?!?/p>